農曆走入三月令,又稱桐月,有句諺語「風雨相逢初一頭,只恐人民疾病愁,清明風若從南起,定主田禾大有收」。若農曆三月初一刮風又下雨,今年一定有瘟疫,如果清明節當天吹南風,今年一定是個豐收年,給大家做個參考。
清明最重要的活動是祭祖掃墓。宋代高菊澗詩有:「南北山頭多墓田,清明祭掃各紛然。紙灰飛作白蝴蝶,血淚染成紅杜鵑,…」。『台灣縣志』記載:「清明,祀其祖先,祭掃墳墓,必邀親友同行;婦女亦駕車到山。祭畢,席地而飲,薄暮而還。」而掃墓的意義在於慎終追遠、飲水思源、感念祖先恩德。一般人從二月底起到清明前後,會選擇一個日子來掃墓。
以往一年有兩個時間祭祀祖先,一個就是農曆三月初三日—古清明或三月節,稱為春祭。另一個是農曆九月初九日—重陽節,稱為秋祭。
「清明」是廿四節氣之一,每年陽曆的四月四日或五日這天,大部份地區天氣已逐漸轉暖,空氣清明,萬物都顯得格外清新潔淨。所以就把這時開始的節氣叫清明。自魏晉時代,清明節被定在陰曆三月三日(稱為古清明),正是寒盡春來,萬物復甦的時候,此時祭掃祖墳祖墳正是表示對祖先的崇敬。民國二十四年,政府明定國曆四月四日或五日為「清明節」(民族掃墓節),正與陰曆三月三日時序非常接近,凸顯了清明掃墓的重要意義。
清明節的前一日為「寒食節」,相傳是為了紀念躲入深山避官的介之推,晉文公欲逼介之推出山做官,因此放火燒山,介之推寧死不出而被焚於山林間,為了尊敬他的清高,晉文公將這天定為「寒食節」,規定人民禁止生火,寒食一天來紀念介之推。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期相當接近,彼此的習俗便融合成今天的清明節。
一般客家人掃墓的日子都選擇在元宵節隔天,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元宵節過後是年假的結束,外出謀生的人也都在這時間離家,所以這時候掃墓就具有向先祖告別並祈求平安、事業順利的含意。祖籍福建漳州人在農曆三月三日(三月節)上墓。而祖籍福建泉州的人,通常選在清明節這一天來祭祖掃墓。
根據習俗,清明節除了掃墓外,還要祭祖與祭祀地基主,以感念祖先與神明庇佑,其祭祀方式可參考【節日祭祀】與【一般祭祀】中相關的祭祀建議。
◎延伸閱讀:【變遷中的民俗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