封建制度中,祭天地神明者,僅有皇帝諸侯,一般百姓僅能祭祀一般家神與祖先。所稱的家神,根據「禮記」中的「五祀」指的是門(門神)、戶(窗神)、中霤(地基主)、灶(灶神)、行(道路)即戶一、灶二、三中霤、門四、行五等自然神。除了上述五位家神外,再加廁所與床母二者,合起來稱為「七祀」,負責一般家庭的安全與幸福。「地基主」是護管住宅的神明,又稱開基主、地衹主、宅基神、地龍公或地靈公,跟灶神一樣都是保佑閤家平安、事事順利的神明。地基主的官階很小,類似聯絡官的工作。除了保護這個家成員外,也會向上天傳遞家裡成員的功德是非。
為什麼說「舉頭三尺有神明」?因為自身所做的每件事,都會透過各階層管道傳到城隍這邊,由祂們來登錄你此生的功過是非。在這體系中,最簡單的就是由地基主通報給土地公,然後傳給城隍底下二十四司中的功過司,紀錄下每個人的作為後,交文判官做最後整理紀錄在『功過簿』之中。
當人往生後到了地府幽界,城隍依照『功過簿』上記載的先行確認審判,然後將結果提交十殿閻王的判司做最後定奪,因此說地基主是家庭最基礎的神明。
有些人誤傳地基主是陰神,其實地基主就是土地之神,在尚未有建築物的土地上叫做「后土」,故興蓋建築物時,都會有一個盛大的破土奠基儀式,祭拜后土希望工程一切順利。在建築物蓋成後,當地的后土名稱 也換成了所謂的地基主。若地基主是陰神,那麼家家戶戶都有個地基主,那麼每戶人家不都成了陰宅。
地基主在一般家裡信仰中没有神像也没有神位,只於固定日子祭拜。而在稱台灣最古早的玄天上帝廟,也就是府城有名的鷲嶺北極殿(大上帝廟),其香火鼎盛香客不斷,在其後殿中就有供奉地基主神位,若地基主是陰神,則神廟裡供奉陰神不就有問題了,故證明地基主不是陰神而是家神又一實例。
而有人會問,土地之神不是福德正神又稱文財神的土地公嗎?怎麼又成了地基主呢?
其實地基主為土地公屬下的小神,土地公掌管一個區域土地及當地人們的基本事務,而地基主則主掌一戶人家家務事,並監督他們的善惡往上稟告土地公。所以,在各別人家護佑家人旺家興財最基本的就是地基主了。
一般在每月的初二、十六做牙拜文財神-土地公,並同時拜地基主,但現代一般人為求方便都會省略。但是買屋、租屋搬家入厝、安神位及元宵、清明、端午、中元、中秋、重陽、冬至、除夕等重要年節時就需祭拜地基主。
在這些年節裡,同時也要祭拜祖先,在祭拜完後,地基主會拿著陽世子孫給祖先的供品,到幽冥界交給他們,順道通報城隍關於家裡成員在陽世間行為的好壞事項,讓城隍等能忠實的把所有記錄下來,等待往生後的審判。所以地基主官階雖小,可是得罪不起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