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台灣民間信仰中,閏月本為調和曆法與節氣所設,但因其打破原有節令秩序,常被視為陰陽錯位、五行紊亂之時段。閏六月尤為特殊,處於夏末秋初、暑氣未消、濕氣漸重之際,各類突發災厄,尤如車禍、跌傷、病變與爭執等,更易在此期間發生。
一、民間觀察與俗語
1.「閏六月,天翻地搖、氣場未穩,事出非常。」
2. 「人急煞傷多,鬼旺血光現。」
→ 此類語句反映出民間對閏月氣場紊亂所引致血光、衝撞之恐懼與應對。
二、命理觀點與風險族群
1. 五行屬金火者,在濕重土月(閏六月)較易氣場不順。
2. 值年沖太歲、流年空亡、犯車關者,應特別注意行車安全。
3. 流年破財運、命中偏官格者,易遇突發性碰撞或官司口舌。
三、閏六月防禦建議(依民俗智慧)
1. 車內放置符令或黑曜石葫蘆,穩定氣場。
2. 過爐安車或點光明燈祈願馬元帥保車關平安。
3. 出門前靜氣三息,默念「出行平安」。
4. 避免深夜、雨夜長途駕駛,並減速慢行。
5. 穿著以淺色為宜,避免全紅全黑刺激氣場。
四、結語
車禍與閏六月雖無直接命定關聯,但民俗中所見的氣場不穩、自然變化與心理波動疊加,確實使意外風險上升。若能敬天順時、補運安神,行事謹慎,當可平安度過此節氣錯位之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