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臥龍居 大小事078】《端午遇雙春》

命理教室 最新文章 相關報導 神龍奇幻故事 臥龍居大小事 隨筆

傳言滿天飛,真相有幾分?──破解《端午遇雙春》的俗說羅網
又逢端午佳節,而今年更遇「閏六月」帶來兩次立春,乙巳年因此被稱為「雙春年」。坊間隨即流傳「雙春逢端午必有凶兆」的說法,命理師亦多所發揮,增添社會焦慮。本文將以科學與文化並陳的觀點,釐清雙春與端午的本質,重申命運自主的精神。

一、風俗之上,應有理性

每逢端午,網路社群與電視媒體便出現「雙春年不宜婚」、「端午遇雙春易犯煞」等說法。這些觀點多半來自民間信仰與商業操作,實難以考據,更無實證依據。我們應當以理性為基,解析節氣與曆法所代表的自然規律,而非迷信其所謂的「凶象」。

二、節氣與雙春:曆法運算之自然現象

雙春年,即農曆年內出現兩次立春,例如今年分別於正月初三與臘月廿九。此現象是天文節氣與農曆置閏交錯所致,週期性出現,屬曆法現象,無涉吉凶。現代天文單位與曆法研究者早已能準確預測其出現時間,亦未曾與社會災厄有實證關聯。

三、端午節的本意:保健與文化的交織

端午節最初乃驅疫避邪之節氣,古人佩香包、掛艾草,實為公共衛生與心理安慰之舉。而後屈原投江之事與楚文化合流,使其增添紀念意義。現代可視端午為結合健康、文化與節氣之日,雙春出現不應增添恐懼,反而是春氣再啟的象徵。

四、命理迷思與商業包裝:恐懼的產業鏈

以「雙春剋夫」、「閏月陰陽失衡」等言論為主的恐懼行銷,常與擇日、改運商品綁定推出。符籙、改名、轉運套餐等,皆為商業操作之手段,缺乏統計與邏輯驗證。根據民政單位資料,雙春年並未見婚率降低或婚變增加。民眾應提高資訊識讀力,理性選擇與消費。

五、命運自主:天行有常,人自當奮

誠如《易經》所言:「天行健,君子以自強不息。」命運與否,非曆法主宰,而在人之心志與行動。理解節氣者,能順勢而為;惑於俗語者,則自縛其心。歲月輪轉,無凶吉之分,唯有勇氣與清明,方能走出屬於自己的命途。

六、結語:破迷信,得自在

綜觀上述,「端午遇雙春」之說,多為誤導與誇大。實則雙春年常見,端午節亦為安康之日。在乙巳年的這個節氣交會時刻,我們應以智慧迎春,以健康度節。若對命理說法感到疑慮,臥龍居亦設有委託祈安祭祀,歡迎安心交辦。願人間多清明,歲歲皆安。

附註:臥龍居服務與延伸建議

– 民俗委託祭祀可於夏季天赦日與端午當日辦理,請點選下列標題或洽臥龍居。

2025 乙巳年【端午節】夏季天赦日暨民俗祭祀服務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