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00053

冬至—台灣的冬至習俗

民俗二三事

台灣的冬至,高據高拱乾修的《台灣府志》(一六九六)卷七記載:「冬至,人家作米丸祀眾神及祖先,舉家團圞而食之,謂之『添歲』;即古所謂『亞歲』也。門扉器物各粘一丸其上,謂之『餉耗』。是日,長幼祀祖、賀節,略如元旦」。

同樣的習俗歷經數百年, 變化仍不太大。不過,到了清朝末年,就有以冬至湯圓上生男生女的習俗出現。《新竹縣志初稿》(一八九八年)卷五載:「十有一月冬至日,……先一夜少婦用炭炙丸,視丸形開闔、凸凹,卜生男生女之兆」。

冬至的湯圓,俗稱冬節圓,要作紅、白兩色。另外再 作如雞蛋大的湯圓紅白各六,內包糖料、花生粉等,稱為「圓仔母」。家中有小孩的,就讓他們用染色的圓仔(生粿)捏塑一些動物造型的小玩意兒,俗稱「做雞母狗仔」。

拜過祖先的冬節圓,照例要粘貼一兩顆在門扉、窗戶、椅桌、床櫃等處。據說,這些冬節圓,日後乾燥給子孩吃,能保佑小孩平安長大。

吃冬節圓時,還有一種俗信:每匙只舀兩粒,吃到最後,未婚者必剩下奇數,已婚者必為偶數。嗜賭者也會以碗中剩下的湯圓數的奇偶,來預測自己賭運的輸贏。

台灣民間以往也有在冬至日「補冬」的習俗。補冬的內容 視家庭貧富而異。「有的宰雞殺鴨燉八珍,有的買羊肉和烏棗燉食,貧戶則以桂圓肉和糯米、糖燈米糕而食,俗謂此日食補品,於身體特別有益。」(王詩琅,《艋舺歲時記》,一九七四)

台南地區的冬至,除了拜祖先以外,還有拜神佛、灶王爺、三界公及地基主的習俗。供品除了湯圓以外,還有一種「菜粿」。菜粿的做法是先將糯米浸水, 用石磨磨圓仔,加上一些紅色色素以增加美觀,就可以用來包餡料有蘿蔔絲、花生粉、白糖、肉燥等。包好後捏成半月形,放在高麗菜上,就可以放進蒸籠了。蒸好的菜粿帶有高麗菜的清香,是很受歡迎的冬至食品。

早期客家人的冬至祭祀,最大的特色是完全以「粄圓」來祭拜。通常在冬至前一天晚上,就先煮鹹粄圓當點心吃;冬至那天早上才煮甜粄圓來祭拜神明、祖先。

客家的鹹粄圓也是相當具特色的民俗小吃。通常鹹粄圓不包餡,而是在湯中加入許多豐富的配米,通常有蝦米、香菇、蔥蒜花、芹菜珠、蒜葉、茼蒿、廋肉、香菜等等,隨各人喜好而調配。

苖栗地的客家人,冬至祭拜的對象除神明、阿公婆(祖先)外,也要拜伯公(土地公)。祭祀的時間相當早,通常在早餐之前就拜好了。拜完後,將幾料圓粘門上敬拜門神。這個工作通常由家中的小孩來完成,等粄圓乾了以後,再由小孩拿去烤來吃。至於要給牛吃的粄圓,則是將地瓜的中心挖洞後,再塞入粄圓給牛吃。

大部分的客家人也在冬至進補。補冬的食品大都是一年生番鴨公、或閹雞公。配藥多為中藥的「十全」或「八珍」。「十全」包括人參、黃耆、白朮、當歸、茯苓、地黃、川芎、勺藥、桂枝、甘草等。「八珍」則少了上述當中的黃耆、桂枝兩味。

 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