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8-13

道的價值與意義

無所不談

【道】就像很多人在追求的【佛】理是一樣的東西,那【道】是什麼呢?

易經是最古老的書籍,是五經之首,【易】者有三,【連山】、【歸藏】與【周易】,而【連山】、【歸藏】早已失傳,因此我們現在說的【易】僅是【周易】這本古老的哲學書籍。

【周易】是用陰跟陽的符號來代表古代的哲學思想與宇宙間的變化,以陰陽交錯的演算過程來詮釋世間的變化,在【秦】朝時期,就被認定是占事吉凶的占卦筮卜,但它的影響遍及中國的哲學、宗教、醫學、天文、算術、文學、音樂、藝術、軍事和武術,甚至在十七世紀時也流傳到西方。

【易】的道在於陰、陽,內心世界是渾沌的世界,是無知的世界,但人中有一個根性,這個根性就叫太極,而人是否為善為惡,就是陰跟陽兩個去交錯使然,因此最古老的思想中,人心性的道就是太極陰、陽。

中國以前是以自然神與祖先為祭祀對象的,因此在春秋前皇室僅祭祀三官的天、地、水的自然三神,而春秋分祭社跟稷,清明重陽祭祀祖,到了春秋時代,九流十家之說興起,主要是以如何強大諸侯能力與帝王之術為理論,其中以方仙家是以諸多神為主的的宗教,主要是以長生不老、濟世救人為宗旨,因此影響了中國文化思想之一,就由他的理念把很多關於哲學道德思想的人事物都給神化,到了漢朝末期就遵奉此人為太上老君,到了南北朝時期道教的發展更是完整,到了唐代為了美化唐朝宗室,就稱太上老君為唐氏先祖,並封方仙家為老子。

【道家】對於【道】應該有更深的認知價值,但它還是遵奉了易經裡的道,只是它改變了說法,《道德經》曰:「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萬物。」這跟渾沌生太極,太極有兩儀,兩儀演四象,四象生八卦,八卦生萬物之理,基本上沒有差別,但想一想當時民智未開,若一開始就談論起易經,那不如簡單點說,大家知道意思就好,也省得麻煩。

什麼是【道】,《道德經》第一章一開始就寫道:「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這個很模糊喔,其實跟佛裡面說的佛在於佛不在於前,在於天地間,佛不在於像,在於心,因此萬物之中皆有佛,至於是什麼自行參悟,因此老子在《清靜經》後來寫道:「吾不知其名,強名曰『道』。」也就是說:「這個『道』字雖然不肖,但我(老子)還是先把這個終極真理叫作『道』好了。」

《道德經》曰:「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。」因此道家的最高原則與做法是【無為】,那道的本質在哪,說穿了就是心,你在想什麼就會去做什麼,你做了什麼就會有相對的報酬,時間未到,你怎麼做都不會成功,但你不去做,永遠都不會有收穫,這就是天地間的道理,天地有幻滅,八卦會輪迴,人走到即濟又將面臨未濟,天地萬物不就如此而已,若能求得此真理,你就如同得道便可成仙,離開這個輪迴痛苦的境界。

其實他的說法是擺脫人性的迷思,不要因為一時的困難而迷惑不前,讓自己陷入痛苦當中。如新三國裡的一段話曹操赤壁大敗,百萬雄師付之一炬,他對著殘存的將士兵卒來個精神講話,以激勵士氣,但有一人卻呼呼大睡,後來此人被打入牢中悔過,曹操前往探望,而此人就是司馬懿,他一語道出曹操兵敗的主因,並且對於未來勝利的契機也做了規劃,以下是此劇中簡略的對話:

赤壁之敗並不是丞相兵驕將怠,也非指揮失當而是天道所致,須整理軍紀墾邊囤糧,減免稅賦富國強兵,十年之後局勢必變,那時只需舉天子令旗,遣三十萬勁旅南征,定然處處授首馬到成功,甚至兵不血刃,順其自然,即可將整個天下收入囊中。

這一個橋段就是【道】,人不可以強求,須符合天意,也須要有地利更需要人和,如此就可事半功倍的取得,而天意需要時機,地利需要整備與籌算,人和也需要經營,這些就是道的本意了。方向要對,事情要做,如此一來就能符合【道】的要求。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